| 故障现象 | 直接原因 | 检査分析与调整 |
| 在以下故瞭排杳之前,甘先确保麻有樓钱 | 正确性,牢固性和可靠性, | |
| 1压缩机不启动 | 主控板未接收到起机信号 | 检査低压压力是否到达低压压控设定的起机压力 |
| 诊断版显示“00或20”压缩机不启动 | 可调低压压控是否吸合 检査端子排3号端子与N零线是否有220VAC 检査端子盘3号端子到主控板输入JP6端子接线是否可靠 正常停机3分钟内不会启动,需等待时间超过3分钟 | |
| 诊断版显示"10",压缩机不启动 | 接触器故障或及接线故障 | 检査接触器控制线路A1是否得到220V AC |
| 如有220VAC,检査压缩机接线端子和接触器端子有误虚接,或者更换接触器 如果无220VAC,检査主控板1P8火线是否连接 | ||
| 主控板故障 | 更换主控板 | |
| 电源故障 | 需确认电源电压.波形是否正常 | |
| 保险丝烧毁 | 更换保险丝,并在重新启动后监测电流是否过大 | |
| 空气开关眺闸 | 需确认是否过电流,是否漏电,接地是否正常,空气开关本身是否故障 | |
| 接触器故障 | 需确认是否触点粘连,是否启动电压不足 | |
| 机组控制处于保护状态(应有故障显示) | 根据诊断模块显示检査是真的保护动作还是误动作 | |
| 电源相序错(21或41) | 参考第14条【三相报错】相关内容 | |
| 电源缺相(21或41) | 参考第14条【三相报错】相关内容 | |
| 三相电压不平衡 | 需确认是否有电源线虚接,是否在某一相使用了大功率单相电器 | |
| 压缩机过电流(23, 43,或53) | 参考第15条【过电流报错】相关内容 | |
| 排气压力过高保护(25, 45, 55) | 参考第2条【排气压力过高保护】的相关内容 | |
| 吸气压力过低保护(26,46) | 参考第3,4条【吸气压力过低保护】的相关内容 | |
| 排气温度过高保护(24, 44, 54) | 参考第5条【排气温度过高保护】的相关内容 | |
| 用户端温度控制器指令停机 | 需确认是否己经达到温度设定点,是否进入除霜程序,是否温控器故障 | |
| 电源模块或E2控制板故障 | 需确认电脑板指示灯是否亮,可更换电脑板看故障是否依然存在 | |
| 压缩机内置保护(12) | 参考第14条【控制板输出运行指令但未检测到压缩机电流】A点 | |
| 单相机组电源故障 | ||
| 电源电压过低 | A)确认电源电压偏差是否符合机组使用要求 | |
| 电容故障 | A) 确认电容接线及规格是否正确(参考机组接线图) | |
| B) 检査电容是否损坏 | ||
| 2诊断版显示“25,45, 55” | 如高压偏高(高压保护值30公斤) | |
| 排气压力过高保护或锁定 | 截止阀或其他系统阀门忘打开 | 延系统流程逐个确认 |
| 环境温度过高或进风通道道堵塞 | 改善通风情况,确保冷凝器回风温度等于建筑外环境温度,确保机组前后留有充分的气流空间 | |
| 冷凝风机工作异常 | 参考第11【冷凝风机不运转,或运转异常】 | |
| 冷凝器表面脏堵 | 清扫冷凝器 | |
| 制冷剂过多 | A) 对于但组分制冷剂,如R22,从气管截止阀处缓慢释放制冷剂 | |
| B) 对于非共沸制冷剂,如R404A,从液管截止阀处释放部分制冷剂,采用缓慢释放防止润滑油损失 过多 | ||
| 系统内部有空气 | 可能在视液镜内间断出现气泡。如确认有空气需要排除空气或者重新抽真空并加氟 | |
| 过度节流 | A) 检査节流装置是否正常打开 | |
| B) 节流装置选型是否偏小 | ||
| 如高压正常 | ||
| 高压开关以及接线故障 | 直接短接控制板上用来接高压开关的两端,确认高压开关是否有损坏 | |
| 主控板故障 | 主控板输出有误,更换主控板 | |
| 3诊断版显示“26,46” | 用错电脑板 | 中温机组ZX和低温机组ZXL的控制板不能互相通用 |
| 吸气压力过低保护(限中温机组) | 可调低压压控设定错误 | 可调低压压控设定停机压力应高于1公斤 |
| 低压开关以及接线故障 | 确保低压压力1公斤,低压开关应该闭合(导通) | |
| 4吸气压力过低 | 截止阀或其他系统阀门未正常打开 | 延系统流程逐个确认 |
| 系统缺氟 | 需确认是否充注量不足,是否系统泄露。如是泄露需要找到泄漏点并进行密封处理 | |
| 蒸发器异常,换热量过小 | 需确认是否蒸发风扇及电机异常,是否化霜.化冰不浄,是否排水不畅,是否杂物堵塞气流通道 | |
| 膨胀阀开度过小 | 膨胀阀是否堵塞,是否膨胀阀调节不当。感温包泄漏 | |
| 过滤器/网堵塞吸气管压降过大 | 需确认是否脏堵,是否冰堵,如果堵塞需要更换滤芯或者更换整个过滤器 | |
| 部件选型偏差 | 蒸发器选型偏小,或膨胀阀选型偏小,或机组选型过大.重新核对负载并选型.是否中高温机组用作 | |
| 5诊断版显示” 24, 44, 54" | 如排温确实过热(超过125度) | |
| 排气温度过高保护或锁定 | 正常运行低压压力偏低 | 测量运行低压压力。需确认判断低压控制器是否设定正确,低压控制器或低压保护器是否故障。如 有故障需要更换相应设备。同时参考【3.吸气压力过低保护】的相关内容 |
| 正常运行高压压力偏高 | 测量运行高压压力,需确认高压保护器是否工作正常。如有故障需要更换相应设备。同时参考【2. 排气压力过高保护】的相关内容 | |
| 吸气过热度过高 | 需确认是否缺氟,是否膨胀阀开度过小,是否气管保温不足 | |
| 喷射系统故障 | 需确认是否电子膨胀阀故障:线圈损坏,脏堵或冰堵, | |
| 需确认电子膨胀阀前过滤器是否堵塞 | ||
| 制冷剂混入不凝气体,制冷剂组份改交 | 重新抽空加注合格的制冷剂 | |
| 系统缺氟 | 1,视液镜应为满镜。2,(针对ZXL机组)液管应有足够的过冷度. | |
| 需确认是否充注量不足,是否系统泄露。如是泄露需要找到泄漏点并进行密封处理 | ||
| 压缩机内部故障 | 需确认压缩机电流是否与运行高.低压压力对应。不能对应说明压缩机内部可能己有磨损 | |
| 排气温度传感器以及接线故障(实测排气温度低于1 | 检査传感器是否失效,检査传感器是否有掉出 | |
| 6系统持续回液,回气过热度低于5K | 膨胀阀开度过大 | 需确认膨胀阀是否选型偏大,是否调节导致开度过大。 |
| (如中温机组压缩机表面结霜) | 蒸发器异常,换热量过小 | 需确认是否蒸发风扇及电机异常,是否化霜.化冰不浄,是否排水不畅,是否杂物堵塞气流通道 |
| 制冷剂过多 | 对于但组分制冷剂,如R22,从气管截止阀处缓慢释放制冷剂 | |
| 对于非共沸制冷剂,如R404A,从液管截止阀处释放部分制冷剂,采用缓慢释放防止润滑油损失 | ||
| 7压缩机频繁启动 | 除霜过程出现压缩机频繁启动 | |
| 蒸发负荷过小导致运行低压压力偏低 | 需确认机组选型是否偏大,膨胀阀选型是否偏小。可考虑采取所有室内机同步除霜程序 | |
| 液管电磁阀泄露 | 检査停机期间低压压力是否上升,确认液管电磁阀故障时更换相应设备(线圈或阀体) | |
| 气管流程阻力过大 | 分别测量压缩机吸气侧和蒸发器出口处在停机过程中的压力交化情况。可能压缩机吸气管压力己经 降低到停机设定,蒸发器侧液体制冷剂还未充全蒸发。需要改进管路设计 | |
| 正常运行过程压缩机频繁启动 | ||
| 机组处于初始启动程序 | 属于正常功能,参考本说明书初始启动程序相关内容 | |
| 压力控制器压差设定太小 | —般设定压差大于1.5 barg | |
| 压缩机频繁保护(应有故障显示) | 参考压缩机过电流.排气压力过高保护.吸气压力过低保护.排气温度过高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详 | |
| 温控器故障 | 需确认统控器开.停机设定温差是否太小,是否温控器故障频繁发出停机指令。如有故障需更换相 | |
| E2控制板故障 | 可尝试更换电脑板,观察故障是否依然存在 | |
| 正常运行低压压力偏低 | 测量运行低压压力。需确认判断低压控制器是否设定正确,低压控制器或低压保护器是否故障。如 有故障需要更换相应设备。同时参考第3条【吸气压力过低保护】的相关内容 | |
| 8噪声异常 | 压缩机反转(诊断模块应有故障显示) | 对换任意两相的接线 |
| 压缩机负载过重 | 需确认运行的高压压力是否偏高,低压压力是否偏低,即压比是否偏大 | |
| 压缩机油位过低或过高 | 确认油位情况,进行放油或补油操作 | |
| 制冷剂过多 | 从液管截止阀处释放部分制冷剂,采用缓慢释放防止润滑油损失过多 | |
| 系统连续回液 | 需确认压缩机油槽温度是否偏低(参考图x油稀释图) | |
| 系统带液启动 | 需确认停机时曲轴箱加热器是否发热,液管电磁阀有无泄露。 | |
| 压缩机内部故障 | 需确认压缩机电流是否与运行高.低压压力对应。不能对应说明压缩机内部可能己有磨损 | |
| 机组部件共振 | 尝试按压各管路,支架,外充,冷凝器等部件,观察噪音是否有交化。确认噪音来源后对相应部件 | |
| 机组接触周围物体 | 进保机组周围空间整增开阔,机体不接触其他物体(如电线.杂物等) | |
| 机组安装固定松动 | 重新确认机组各底脚安装丰固,确保无螺母虚脱,底脚悬空的情况。 | |
| 冷凝压力过低 | 北方低温地区应选择北方型意昂体育 (*-481),检査风扇调速是否正常 | |
| 9制冷量未满足需求 | 机组运行正常 | 确认机组运行的高压.低压.电流.排气温度.回气温度.油槽温度都在合理范围内。如果是则有 |
| 机组保护 | 参考上述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系统检査 | |
| 压缩机本身工作异常 | 参考第1条【压缩机不启动】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系统检査 | |
| 系统膨胀阀前有闪蒸气体 | 系统膨胀阀前应为满液状态(膨胀阀前应有视液镜) | |
| ZXL机组供液管路保温 | ZXL机组供液管路应保温良好 | |
| 系统缺氟 | 1,视液镜应为满镜。2,(针对ZXL机组)液管应有足够的过冷度. | |
| 需确认是否充注量不足,是否系统泄露。如是泄露需要找到泄漏点并进行密封处理 | ||
| 应用状态异常 | 检査蒸发器工作状态,库门关闭状态。检査货物入库温度。 | |
| 10电源板不工作(指示灯不亮) | 断路器闭合后无法导通 | 断路器闭合状态下,断路器输入端三相应有是压为380V,断路器输出三相380V |
| 零线接线错误 | 任意火线对端子排零线电压是应用为220VAC | |
| 保险丝损坏 | 断路器下端的两保险丝是否有损坏,或电源板本身保险丝损坏 | |
| 电源板本身失效 | 更换电源板 | |
| 11主控板不工作 | 主控板指示灯不亮,电源板指示灯亮 | 检査电源板与主控板之间的连接是否有松脱,或虚接 |
| 主控板指示灯亮,诊断版显示“88”或其他不交代 码或乱码 | 机组断电上电重启控制板若故障消失可忽略此故障代码 | |
| 主控板故障 | 若故障继续,更换主控板 | |
| 12冷凝风机不运转,或运转异常 | A)确认是否风扇叶片损坏 | 检査风扇叶是否损坏 |
| B)确认是否风扇电机故障 | 风机连风机电容,接220VAC,排除风扇电机故障或风扇电容故障 | |
| C)确认是否风扇电容损坏 | 风机连风机电容,接220VAC,排除风扇电机故障或风扇电容故障 | |
| D)冷凝温度传感器或环境温度传感器异常 | 检査温度探头是否有掉出或探头本身故障失效 | |
| E)排除以上,则更换控制板 | 注:冷凝风机是根据采集的冷凝温度和环境温度进行调速 | |
| 13诊断板显示“21或41” | 机组三相进线相序错误 | 检査机组三相进线,交换断路器输入线的两相 |
| 三相报错相序错误或缺相 | 电源板的三相输入错误 | 检査电源板的三相输入,是否与压缩机接线柱上的相序一直(U,V,W),特别是更换新电源板 |
| 断路器下端保险丝损坏 | 检査断路器下端的两保险丝是否有损坏,导致缺相报错 | |
| 主控板S2拨码错误 | 对照说明书,检査主控板S2拨码位置是否正确 | |
| 电源板故障 | 更换电源板 | |
| 14诊断版显示“12” | A)压缩机内置保护 | 测量压缩机接线柱间的电阻确认电阻是否无穷大,是否三相阻值平衡。可待压缩机充分冷却后再次 尝试启动。如考再次正常运行,需要参考压缩机过电流.排气压力过高保护.吸气压力过低保护、 |
| 排气温度过高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系统检査 | ||
| 控制板输出压缩机运行指令但未检测 到电流 | 测量压缩机接线柱间的电阻是否正常。如确认是压缩机故障则更换压缩机。重新启动后必须参考压 | |
| B)压缩机电机烧毁 | 缩机过电流.排气压力过高保护.吸气压力过低保护.排气温度过高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系 统检査 | |
| 需确认电流是否偏大,噪音是否偏高,有无异常杂音。如确认是压缩机故障则更换压缩机。重新启 | ||
| C)压缩机机械故障 | 动后必须参考压缩机过电流.排气压力过高保护.吸气压力过低保护.排气温度过高保护的相关内 容进行详细的系统检査 | |
| D)接触器以及接线故障 | 检査接触器下端三相电压,判断是否有松脱或虚接。 | |
| 更换接触器 | ||
| E)控制板故障 | 更换控制板 | |
| 15诊断版显示“23, 43, 53" | 主控板电流旋钮开关错误 | 检査主控板S4拨码位置,特别是在更换新电脑板时,需调整新板S4拨码位置 |
| 过电流报错或锁定 | 接触器故障 | 检査接触器下端三相电压,判断是否有松脱或虚接,导致缺相运行电流过大 |
| 压缩机内部损坏 | 测量压缩机实际运行电流,结合高低压判断运行电流是否过高 | |
| 16诊断版显示“17” | 排气温度传感器掉出或保温不好 | 检査排温传感器是否有掉出或保温不好 |
| 排气温度传感器错误 | 传感器本身失效 | 建议直接更换排温传感器排除故障 |